青教赛

北京语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实施办法
发布日期:2022-03-24浏览次数:字号:[ ]

为贯彻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落实学校“人才兴校、师生为本”的要求,更好地履行工会教育职能,引导青年教师潜心教学工作,鼓励青年教师成为优秀教师,增强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竞争力,特制定此办法。

一、指导思想

比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逐级择优选拔的原则,以青年教师广泛参与为基本要求,以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为着力点,以多层级比赛为基本方式,综合开展一系列教学培训、比赛、研讨、巡讲活动,扩展充实青教赛品牌内涵,充分发挥青教赛在提高教师队伍素养中的积极作用,培养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态度,激发广大青年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教学方法的热情,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学校成立比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工会工作的副书记和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担任,成员由教务处、国际教育管理处、人事处、教师工作部、校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

(二)比赛组织实行分工负责,具体分工如下:

1.比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比赛的相关规则、组织程序,监督、指导比赛的各项工作。

2.专家评审组负责对选手的教案、教学演示进行评审,综合评定选手最终成绩和获奖等级。

3.教务处、国际教育管理处负责制定比赛的评分标准,落实比赛场地及各种设备。

4.人事处负责参赛教师资格审查,落实获奖选手相关政策。

5.宣传部、教师工作部负责宣传等工作。

6.校工会负责发布比赛通知、组织选手报名、组织评委组、组织比赛流程、发放证书奖金等工作。

7.校团委负责组织学生评委工作。

三、参赛条件与决赛名额分配

(一)参赛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

2.年龄40周岁以下,在我校或海外教学(包括孔子学院教师)工作满1年的在编教师岗专任教师。已参加过青教赛并获得一、二等奖的人员,原则上不再参加比赛。

3.认真完成各项教学任务,积极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探索,教学效果优良。

4.近2年未出现过教学事故。

(二)决赛名额分配

决赛名额按各教学单位在编教师岗专任教师人数5%的比例分配名额(四舍五入)。不足20人的教学单位报1人。

四、比赛程序与评审

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逢双年举行。比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

(一)初赛

由各学部(院、系)组织实施,包括:制定、公布本单位初赛方案;积极组织本单位青年教师广泛参加有关培训活动和比赛,根据决赛分配名额择优推荐教师参赛。

(二)决赛

1.决赛分为语言教学类比赛组(A组)和综合教学类比赛组(B组)。

2.评审组和评委组成

设立语言教学类评审组(A组)和综合教学类评审组(B组),分别负责本组比赛的评审工作,每组设组长1-2人,由教务处、国际教育管理处和人事处负责人分别担任。

决赛评委分为专家评委、青年教师评委和学生评委。

专家评委由参赛教学单位推荐,经比赛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参加青教赛评选工作。专家评委的推荐条件: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作风正派,办事公道,能按照比赛有关评审程序和要求参加评审工作;

(2)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教学经验丰富,在学界有一定影响力;

(3)一般为各参赛教学单位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4)优先推荐市级以上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青年教师评委由参赛教学单位推荐,经比赛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参加青教赛评分工作。青年教师评委一般应是年龄40岁以下教学一线的教师。

学生评委由校团委推荐,经比赛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参加青教赛评分工作。学生评委推荐的条件:

(1)大学本科二或三年级;

(2)所学专业为本类别赛事的学科门类,成绩在本年级前1/4;

(3)性格开朗,乐于交流,学生干部优先。

3.决赛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展示两个环节组成,权重分别为30%和70%。

(1)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以1个课时为基本单位对教学活动的设想与安排。基本要素有:题目、教学目的、教学思想、教学分析(内容、重难点)、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学安排等。

选手需提交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和具体教学设计方案。主要包括主题名称、课时数、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程资源、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评价、预习任务与课后作业等。

专家评委按照相应指标体系对整套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打分,满分30分。

(2)课堂教学展示

选手需在20分钟内进行完整的知识点课堂教学展示。现场提供电脑投影设备、黑板等。根据各自参赛课程需要,选手可携带教学模型、挂图等。

专家评委、青年教师评委、学生评委按照相应指标体系进行考评,满分70分。专家评委评分占课堂教学展示总分比重70%,青年教师评委评分占课堂教学展示总分比重20%,学生评委评分占课堂教学展示总分比重10%。

4.计分方法

评委评分实行实名制,得分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选手两个环节的得分相加为综合评价总分,采用百分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选手综合评价总分S=∑(S1,S2),其中:S1为选手教学设计得分的修剪平均值(修剪值为2,即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下同),S2为选手课堂教学展示得分的修剪加权平均值。

五、表彰与奖励

(一)初赛奖励由各学部(院)设定。

(二)决赛分组奖励,每组一等奖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本组参赛人数的10%,二等奖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本组参赛人数的20%,三等奖数量原则上不超过本组参赛人数的40%。按照每组综合评价总分从高到低排序确定选手获奖情况。

(三)每组设最佳教案奖1名、最佳演示奖1名、最受学生欢迎奖1名,教学设计得分从高到低排序第一的选手获最佳教案奖,课堂教学展示得分从高到低排序第一的选手获最佳演示奖,学生评委打分从高到低排序第一的选手获最受学生欢迎奖。

(四)决赛奖励标准:每组一等奖奖励10000元、二等奖奖励5000元、三等奖奖励2000元,并颁发奖状。每组最佳教案奖、最佳演示奖、最受学生欢迎奖不设奖金,颁发奖状。

(五)决赛获奖选手申报“北京语言大学中青年骨干支持计划”和“北京语言大学青年英才培养计划”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入选。

(六)决赛二等奖(含)以上奖励,可以作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条件。

(七)决赛获奖选手申报校级教育教学项目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八)学校推荐决赛每组一等奖获得者参加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如有多余名额,由比赛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评委综合评议后推荐。

六、附则

(一)本办法由校工会负责解释。

(二)本办法经2020年6月11日学校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自讨论通过之日起施行。 

 

 

附件:

北京语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

比赛评价指标

 

评分要求:评委评分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及格分为各指标权重的60%。

(1)教案评价指标

评价标准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教学手段

标准说明

教学目标明确,符合课程大纲的要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凸显立德树人理念和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无科学性错误,内容的顺序安排符合专业学科逻辑,容量合适,理论联系实际,符合学生特点。

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与学的活动有机结合,教学策略选择正确,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正确选择使用各种教学媒体,充分考虑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设计。

分值

5

10

8

7

 

 

(2)课堂教学展示环节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分值

教学内容35%

1.凸显立德树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7

2.体现专业育人目标和特色。

7

3.体现优秀的学科素养和专业水准,反映学科发展前沿。

4

4.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充实,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循序渐进,具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和广度。

7

教学组织

45%

1.教学材料准备充分,教学方法运用灵活、恰当;课堂时间安排合理。

10

2.注重对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7

3.熟练、有效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板书设计与多媒体配合,相得益彰,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7

4.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准确生动,语速恰当,肢体语言恰当,教态自然大方得体,精神饱满。

7

教学效果

20%

1.教学具有吸引力、感染力。

7

2.课堂应变能力强,与学生互动好,临场发挥有亮点。

7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